好康分享
第五十篇 如何將扶輪內化?
2025/08/28
好人客扶輪開講系列
永和社 程聖民PP Frank
第五十篇
如何將扶輪內化?將一個好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內化,讓它成為你自然而然的一部分,需要時間、練習和刻意的努力。這就像學習任何新技能一樣,從一開始的生澀不自然,到最終可以毫不費力地運用。
以下是一些我個人採取的步驟,希望可以幫助你將這些準則融入你的內在思想和外在行為:
1. 深入理解和認同
首先,你需要真正理解和認同這個思想或行為準則背後的價值和意義。問自己:
(1).為什麼這個準則很重要?
(2).它能為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?
(3).它對我個人成長有什麼幫助?
當你從內心深處認同它的價值,而不是因為「應該」這麼做時,你才會更有動力去實踐。你可以透過閱讀相關書籍、觀看紀錄片或與有經驗的人交流來加深你的理解。
2. 從小處著手,設定具體目標
不要試圖一次性改變所有事情。這會讓人感到壓迫性,容易放棄。相反,將大的準則拆解成小而具體的、可執行的行為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的準則是要變得更有耐心更寬容:
目標一: 當有人打斷你說話時,先深呼吸一次,再回應。
目標二: 在交通堵塞時,不按喇叭,嘗試聽一段喜歡的音樂。
目標三: 每天花 10 分鐘靜坐或冥想,練習專注和心靈平靜。
這些小的成功會建立你的自信心,讓你更願意朝著大目標前進。
3. 刻意練習與自我提醒,內化一個行為的關鍵是重複。將新的準則變成習慣,需要你持續地、刻意地去實踐。
(1).使用提醒物: 在你的手機、電腦或記事本上設定提醒,或者在顯眼的地方貼上便條(我是到處貼四大考騐),提醒自己去實踐這個準則。
(2).運用正念: 在日常生活中,隨時提醒自己正在做什麼,以及為什麼這麼做。當你發現自己偏離了準則時,不要自責,而是溫和地將自己拉回正軌。
(3).記錄與反思: 每天或每週花一點時間,寫下你在實踐這個準則上的進展。記錄你的成功、遇到的挑戰,以及下次可以如何改進。這個過程能幫助你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長。我是每天晚上洗臉時會回顧一天中的言行是否有不妥或得罪之人,若有則自已搧臉口中並同時說「對不起!X X X」,洗完臉馬上打電話跟對方解釋並道歉。
4. 尋找支持與榜樣:
人是社會性的動物,尋找支持能讓你走得更遠。
(1).找個夥伴: 與認同這個準則的朋友或家人一起努力,互相鼓勵和監督。
(2).尋找榜樣: 觀察那些已經將這個準則內化的人。看他們如何處理事情,如何與人互動。他們的行為可以為你提供具體的參考和啟發。
5. 將其融入你的身份認同:
最終,當你持續練習,並看到這些準則帶來的積極改變時,你會開始將其視為是「你」的一部分。當你不再說「我正在努力變得更有耐心」,而是說「我是一個有耐心的人」時,這代表這個準則已經成功內化。
這個過程就像一個循環:理解 -> 實踐 -> 看到成效 -> 加深認同 -> 更容易實踐。最重要的是,對自己保持耐心。這不是一個可以立即完成的任務。允許自己犯錯,並從中學習。每一次的嘗試,無論成功與否,都是你邁向內化的重要一步。假如能效法扶輪基金之父「阿奇柯藍夫」的「想也扶輪、睡也扶輪、夢也扶輪」做法,那麼一定能很快將扶輪內化。
